2025 8/11 ~ 8/17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1. 紐澳總理相約皇后鎮見面,彰顯"兄弟般的情誼"

Luxon, Albanese make the most of Q’town. - ODT

New era of trans-Tasman co-operation in turbulent world. - ODT

澳洲總理與未婚妻抵達時,受到市長與議員的迎接

隨後前往皇后鎮的私人會館,當地毛利舉行歡迎儀式

這是這任澳洲總理後第三次參訪紐西蘭

不過是第一次以總理身份造訪皇后鎮,並笑道

「之前來已是上個世紀當背包客的時候」


雙方閉門會談貿易、加薩戰爭及「501 遣返政策」

第一天的重點在當前不確定的戰略環境下維護安全

討論了中國、美國及南太平洋局勢

紐西蘭總理形容中國是「重要的全球事務且會長期存在的力量」

「我們在能合作的地方合作,但彼此的制度與價值觀不同,在必要時表達分歧意見

雙方承諾進一步整合兩國經濟,簽署新協議

在建築、醫療、製造等領域推進共同標準

而雙方長期的議題「501 遣返政策」仍未有解


澳洲總理指出,兩國是彼此最大的旅遊市場

關係建立在「深厚理解、真誠尊重與真摯情感」上

紐西蘭總理強調,兩人的友誼如紐澳"鐵一般的情誼"


最後,兩國總理夫婦搭直升機遊覽皇后鎮雪山

並在山頂享用塔斯曼風格的 Pavlova甜點

為訪問行程用輕鬆的一筆畫下句點

—————————————————————

所以兩位總理有體驗到皇后鎮的交通嗎?

還是全程都是搭乘直升機呢?

或許,自駕無人機會這片寶地的交通解方




2. 醫院的新餐飲政策出檯,將限制高糖高脂的食物

Thick icing, large scones on chopping block under new hospital cafe guidelines. - Stuff

隨著最新「國家食品與飲料政策」逐步推行

全國各醫院的咖啡館、販賣機、藥局內零食餐飲

都將限制販售高糖高脂食品,預計明年 3月實施

但這項政策不適用於提供給住院病人的膳食

而是針對醫院範圍內的商業餐飲販售

包括了志工餐飲服務與推著小餐車送餐的志工


內容將食品與飲料分為 綠、橙、紅色三類


綠色類:必須上架的食品,且僅能展示的食品

少加工、富含纖維、低飽和脂肪與低糖鹽的食物

所有餐飲販售必須有至少 55%的食品屬於綠色

去皮雞肉、牛肉、豬肉、魚類、蝦、淡菜等

烘焙如無殼鹹派、蔬菜切片或蛋杯,必須有蔬菜

派類中僅允許重量低於210克的馬鈴薯派


橙色類:有限度允許

食品營養價值低於綠色類,但仍比紅色更健康

重量低於120克的瑪份、蛋糕條、甜點切片

玉米片、白吐司、麵團球、捲餅與披薩餅皮


紅色類:建議淘汰

高飽和脂肪、糖與鹽的產品,建議全面淘汰

厚糖霜、含巧克力或糖果的點心、炸雲吞和春捲

調味即食米飯或麵條,以及其他油炸食品

—————————————————————

不得不說,當這裡的甜點甜起來的時候

是連台南人都會說好甜

而且還有不少時候,是家庭主婦的"秘密食譜"




3. 政府推出新季節工簽,不同行業的看法兩樣情

Restaurant Association concerned many hospo positions left off list of new visas. - RNZ

New seasonal worker visas 'awesome' for rural contactors - Fed Farmers. - RNZ

政府推出新的季節工簽包含兩種類型

季節性工作簽證 Global Workforce Seasonal Visa

適用農業承包、羊隻檢測、釀酒、滑雪教練等工作

有效期最長三年,但持有人每年需至少離境三個月


高峰季節簽證 Peak Seasonal Visa

針對產業別肉類與海鮮加工、小牛飼養、羊毛處理

最長七個月有效需具備至少一季的相關工作經驗

且在更新簽證前必須離境至少四個月


以上持有超過三個月的簽證者,須購買健康保險


移民部長表示,這將讓雇主更容易在不同年度留用同一批經驗豐富的員工


然而,餐飲業相關職缺並未被納入這兩類簽證

餐飲協會對於餐飲相關職缺排除在外表示擔憂

認為這可能加劇餐飲業的人力短缺問題

夏季往往缺少10~20%的人力,絕對有需要補強

理想的情況下,餐廳都希望聘用本地居民

但仍需仰賴有經驗的海外員工來填補季節性空缺

因此呼籲政府將餐飲業納入簽證清單


另一方面,肉類產業協會表示

新簽證將更容易引進季節工,以填補短期職缺

紐西蘭商會也對新簽證表達支持

讓有旺季需求的產業能透過海外勞動力填補人力

紐西蘭主要出口產業指出

季節性工作簽證對於維持產業運轉至關重要

紐西蘭農業聯盟則認為,此舉對農業影響巨大

因為能留用相同的員工三年,不用反覆訓練新人


兩種簽證將於 12 月 8 日 開始接受申請

現行的季節雇主計畫 RSE將維持不變

—————————————————————

那個需購買健康保險,好奇會是多少錢

因為新的依親簽證也要求的需有保險

但聽到的回饋是那筆費用不低

又以自己早期的經驗,新聞上發佈的消息

往往與移民局真正的條款有落差,甚至困難重重




4. 又見連環殺海獅案,冷血殺手出沒

'Heartless' sea lion attacks need to stop, advocates say. - RNZ

上週六,在南島的北奧馬魯 Ōamaru的 Waitaki 河口

有三隻瀕危的紐西蘭海獅遭人槍擊

其中兩隻當場死亡,另一隻因傷勢過重被安樂死


海獅基金會表示,對此事感到完全無法理解

「這事太瘋張到實在想不通,唯一聽到的風聲,是有人覺得海獅搶走他們的魚」

呼籲海洋與漁業部長出面公開譴責

希望有人出於良知而提供資訊,並非出於金錢動機


南島 DOC負責部門表示,近年針對海獅的攻擊事件呈現令人不安的趨勢

「這不僅冷血無情,更是違法行為,將面臨法律後果」

目前全世界僅剩約一萬隻紐西蘭海獅


警方呼籲民眾提供任何有助於查緝嫌犯的資訊

—————————————————————

如果動機是因海獅會搶魚而犯案的話

那釣魚客們不就得小心了,以防變態兇手換對象

在這片提倡保育動物的土地上一再發生這種慘案

實在難以讓人置信,兇手大概八九不離十有點問題




5. 詐騙橫行,無所不在,紐西蘭已被大舉入侵

Government’s Fees Free email was hacked, spamming thousands of people. - Stuff

Fake fashion store scams hit NZ buyers and genuine shops. - RNZ

政府單位遭駭,5.6萬人收到詐騙郵件

高等教育委員會 TEC的電子郵件系統在 6月中遭駭

@tec.govt.nz與 @feesfree.govt.nz兩個政府域名

被駭客盜用向 5.6萬人發送詐騙郵件


事件肇因為"第三方"電子郵件服務商遭入侵

導致駭客能假冒官方使用電郵發送詐騙信件

這些詐騙郵件並非針對高等教育產業的人員

是引導收件人使用某線上交易平台或要個資

所幸 TEC的數據或客戶資料並無被存取盜用

被入侵的第三方公司 (保密)已承擔全部責任


在野黨批評 TEC花了數天才發現資安漏洞

質疑這與政府近年對公共服務的裁減有關

顯示公共部門正面臨壓力與資安挑戰


假冒精品服飾店大出清的網路詐騙猖獗

最近在臉書與 IG上,出現大量假冒精品服飾廣告

消基會 Consumer NZ已接獲數百起投訴

影響不僅限於買家,連真實的本地商店也受波及


這些詐騙網站常以溫情故事開場

宣稱因通膨導致經營困難而被迫結束營業

例如說這是一間父女經營、在地經營 20年的精品店

專售襯衫、外套、洋裝、鞋包等商品

每件都蘊含情感與手工溫度,如今不得不關門大吉

並以"清倉大拍賣"在網站上吸引顧客

用戶看到精美服飾圖片與"限時優惠"

常讓人以為是在地品牌的出清活動,而忍不住下單


新聞節目的工作人員就曾受騙 $240

半夜睡不著滑手機,看見廣告後就下單購買

到貨後,發現衣服做工粗糙、材質劣質,根本假貨

賣方雖提出退款,但要求自費將商品寄回中國

所幸因透過 PayPal付款,賣家未回覆而獲得退款

但還是有人在相同網站被騙 $80卻無法追回款項


消基會建議網購時最好使用信用卡或可退款的方式

一旦發現問題能立即聯絡銀行,避免帳戶資料外洩

雖然《公平交易法》與《消費者保護法》提供保障

但要對境外詐騙商家執法非常困難


詐騙網站也造成實體店困擾

例如 Matakana Village Farmers Market表示

很多人看到 matakanaboutique.com的廣告後

誤以為當地有實體店,結果發現根本不存在

收到貨品的顧客更抱怨品質低劣,與圖片不符

真正的精品店只能一再解釋並安撫失望的訪客


提醒消費者如何避免受騙:

  • 謹慎點擊廣告連結
  • 對"清倉大特價"保持懷疑態度
  • 識別帶有情感或緊迫感的促銷語句
  • 下單前先查詢公司登記資料,確認為真實
  • 不要在失眠的半夜衝動購物


消基會目前正推動「Stamp Out Scams」請願

呼籲政府建立全國防範詐騙架構,強化追責機制

—————————————————————

如今的詐騙真的是猖絕到不行

可是感覺也沒有哪個國家真的非常重視該犯罪

至少從刑法上是看不出來有被重視

被抓後的刑期幾乎與偷竊差不多

如果開始有聲音要求處以極刑的話

沒被騙過的人,大概率會覺得太誇張了,罪不致死

但相信被騙後有許多之後的故事

因詐騙而間接導致家破人亡是多數人聽不到的事




6. 為什麼南品北賣反而更便宜呢?

Why are some South Island products cheaper in North Island supermarkets?. - Stuff

小黃超市強調"全國最低價",但地區不同,價格不同


以 Mainland品牌的500克奶油為例

在奧克蘭賣 $10.19,但在但尼丁卻要 $10.59

Harraways品牌1.5公斤裝的燕麥片 

在 Invercargill賣 $7.49,但在 Whangarei只賣 $4.99

價差 $2.50,但是該產品的原料與總部都在南島

Weetbix 1.2公斤,基督城 $7.99,新普利茅斯 $7.49

Pams 1公斤起司,北島 $12.59,南島 $13.65


小黃超市隸屬 Foodstuffs旗下

Foodstuffs南島與北島為兩個合作社

兩邊各自採購並與自行供應商建立關係


Foodstuffs 表示,影響價格的最大因素是產品成本

其次是物流、運輸、人事等經營成本增加營運負擔

地理差異及人口密度也造成南島的物流困難

南島共有37家門市,服務人口不足5000人的社區

還有56家服務人口少於 1萬的小鎮,這都增加難度

價格差異並不僅限單一超市,其他超市亦同


商委會發布的第二份「年度超市報告」中指出

全國各地的超市市場競爭存在差異

奧克蘭等主要城市有多樣選擇

但小鎮與鄉村往往選擇有限或甚至沒有競爭

目前 Foodstuffs北島營運46間小黃超市

Foodstuffs南島則有12間,不同分店採取的定價不同

不過在 Woolworths 與 Foodstuffs並存的城市

因有競爭壓力會使價格更合理

但在小鎮缺乏競爭的地區,消費者往往面臨更高價格

因為各間店擁有更大的定價自主權

—————————————————————

簡單說就是誰叫你住在偏遠人少的地區

有得買就不錯了,賣多少都還是得買

是說皇后鎮是Woolworths 與 Foodstuffs並存的城鎮

人口也不少,甚至旺季更多人,但價格還是比較高

那這樣的說法是不是無法自圓其說呢?

講著人權的國家,但大多做生意方法不怎麼人權😂




本週重大車禍新聞彙整

Woman killed in Auckland bus crash identified

Pedestrian dies after being hit by car in Hamilton

One killed, several injured in crash west of Hamilton

Serious crash closes Broadlands Road, Bay of Plenty

Eleven-year-old girl killed in Kaikohe crash to be farewelled

Man charged over Kumeū crash that killed 16-year-old passenger

South Korean skiers' lack of seatbelts made deadly car crash worse - coroner

去年七月,多名南韓青年滑雪隊來參加訓練與比賽

8/21由助理教練駕駛 2016年的 Toyota Estima

載著三名隊員一同前往 Methven經 Geraldine時

跨越中線迎頭撞上另一輛 Toyota Surf

這位 24歲的 Wānaka駕駛雖受傷但無生命危險

而四名南韓滑雪青年在對撞車禍,不幸喪生

起初其它輛車的隊員指稱是另一輛跨越中線肇事

但警方的調查顯示,實際上是韓國隊所駕駛的車

尤其該駕駛曾在事故前一天收到超速罰單

當時這名助理教練就承認「因分心而超速」

顯示當日他可能因疲勞而專注力不足越線

死亡的家屬提出質疑救援是否及時,但報告指出

救護在第一時間抵達,並先處理有生命的兩名傷者

有三人當場死亡,車體嚴重變形,還須出動機具

驗屍官的調查報告中直言

「他們未繫安全帶導致傷勢更加嚴重」

並再次呼籲:「請務必繫上安全帶」

「另一名駕駛雖然也受傷,但因繫安全帶而保命」




實事分享或閒話家常

上週停刊是因為專程開去 Mt Hutt拜師學藝

這兩位職業選手是遠從日本來的朋友

每年都會來紐西蘭待兩個月訓練

因為平時在日本的冬天得忙著教課與比賽

也只有到紐西蘭時,才能過較清閒的生活

所以只能趁這時過去請教他們給些指導

而這次除了學滑雪外,還請教了打磨邊刃

那感覺與磨刀蠻類似,聽聲音很重要

當下深深感受到日本那種匠人的精神

把一種技術與事情做到極致,精毅求精

雖然感到敬佩,但同時能理解到

那個推向極致的過程並不容易,感覺不好受

應該像「是想逼死誰啊」的感覺

—————————————————————

這是兩位老師,並不是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5 6/2 ~ 6/8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11/25 ~ 12/1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2025 1/6 ~ 1/12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