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7/14 ~ 7/20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1. 政府成立「先進科技研究院」 推動高科技經濟

New Institute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announced by government. - RNZ

部長表示,政府未來四年將投入 2.31億

並與其他研究機構、大學和產業合作

第一個重大投資案已於 5月啟動

委託 Robinson Research Institute專攻低溫超導體

後續的資金將由總理的科學與創新顧問團去提供


總理表示,該研究院將為國家經濟注入新動能

透過 AI、量子運算等新科技的研發與商業化


這是繼地球科學、生物經濟、健康與鑑識三大院後

政府成立的第四個國家級研究機構

將先由商業創新與就業部 MBIE負責

預計於明年 7月通過立法成為獨立機構

—————————————————————

雖然看起來是想與火熱的 AI與量子電腦沾個邊

但以選擇的第一個合作案對象看來,可能有想法

該研究中心檯面上以超導體較為知名

但同時也有涉及先進材料與磁性複合物

這些東西與稀土資源或多或少有點相關

而澳洲與泰國和奈吉利亞並列全球第四大稀土地

我們的鄰居旁邊開發相關技術,就近取材




2. 海獅兇殺案延伸至北島,DOC全面調查中

Investigation underway after two fur seals found decapitated at Auckland's Muriwai beach. - RNZ

民眾於 6月初,在奧克蘭的 Muriwai海灘上

發現一隻屍首分離的毛皮海獅後,立即通報 DOC

當巡護員到場時,又發現第二隻同樣遭斬首的海獅

它們的頭部疑似是被利刃切除


這並非首次發生,2018 年在班克斯半島

也曾發現六隻幼幼海獅遭斬首,被棄置於海灣


「我們目前已將這兩隻海狗進行掩埋處理,調查仍在進行中」


除了該事件,DOC也在調查另一起海豚干擾事件

5月時,一艘休閒船被人目擊駛入瓶鼻海豚群中

據信該船是從奧克蘭北岸 Waiake Beach 出發


「目擊者指出,當時海豚清晰可見,但該船仍直接開過去接近牠們」


船隻持續跟隨海豚群,甚至熄火停下拍照

涉事船隻為 Haynes Hunter品牌,船名為 Plaisir

DOC呼籲船主應自發的聯繫當局

—————————————————————

真的是有不少人很有事,看到什麼都要摸都要拍照

很好奇二三十年前,尚未被網路影片美化的觀感

當時的人們也是對野生動物一樣的行為嗎?




3. 商委會再次出手幫助企業壓低信用卡手續費

Commerce Commission moves to lower debit and credit card surcharges. - RNZ

商委會為進一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調整 Visa與 Mastercard所需支付的「交換費用」

每年可為企業節省約九千萬的刷卡費用


該決定是 2022年首次設定「費率上限」後的延續

當年政策已為企業節省約 1.4億的費用

本次將針對不同付款類型去逐項調降

如本地、外國、個人與企業卡,以及線上支付等


商業委員會表示,交換費用的規模高達 10億

不過大多數的費用,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反映在商品價格或收費加成(surcharge)上


日常消費常遇到的「PayWave 付費加成費用」

如零售與餐廳多收的 1-2%費用,仍未納入規範

但附加費(surcharge)已列入接下來的工作議程

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規範


餐飲協會對此決策表示讚賞

「我們長期以來承受著全國最高的刷卡手續費」

該決策將會為企業省下一筆重要的開銷


Visa 紐西蘭區指出,此舉對消費者的幫助不大

「對支付系統的穩定與創新投資帶來負面影響」

Mastercard雖然表示對政策的明確性表示肯定

但質疑成本是否會真正轉嫁給商家

「減費並不等於成本下降」

之前的費用削減也伴隨來商家收取過度附加費

然而這次的改革並未去處理此問題

他們還警告,針對「外國發卡」所做的費用限制

可能對觀光業帶來負面衝擊

根據經驗,若國際發卡機構未獲得合理報酬

恐導致高達 6億的交易被拒

進而損害本地商家的利益

—————————————————————

一開始看到這則新聞,還以為是我們的手續費

結果是要幫店家省錢,我們的再看看

不過 visa和 mastercard也不甘示弱地語帶威脅

大概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動到我們的話,到時候看看會不方便的是誰




4. 紐西蘭警方對於澳洲開出高薪大力搶人之舉表示不擔心

NZ Police not concerned about Australian efforts to recruit officers. - RNZ

澳洲北領地警局的招募官表示,本月將來巡迴宣傳

介紹當地警員徵材有更高的薪資待遇與住房津貼

強調這不並是"挖角",而是提供其它的選項


「希望讓人們知道,澳洲不只有東岸,北領地也是一個潛在的好選擇」


北領地警局的新進警員起薪約為 12萬紐幣

遠高於紐西蘭新進警員的起薪 8.3萬紐幣

工作五年後,北領地的警員薪資可達約 13萬紐幣

而紐西蘭警員的同期薪資則大概只有 9.1萬紐幣

而且,北領地還另外提供高達 3.4萬的住房津貼


紐西蘭警方表示,跨國徵才並不新鮮

過去 10年來,澳洲早就一直頻繁到紐西蘭招募

儘管缺乏數據支撐,但實際去澳洲工作的比例很小


根據 NZ Police的資料,自 2023年至 2025 年 4月

警方共接獲來自澳洲警政單位的 675件背景查核件

此期間,只有 212名警員在查核申請後一年內離職

不過警方強調,這只能反映出部份的實際離職人數

因為背景查核可能另有他途,不一定是加入了澳洲

許多曾赴澳工作的警員,後來還是返國回到了警隊

像是我們目前重返警隊申請人,其中不少來自澳洲

警員的招募申請數量正在穩定成長

近 12個月的平均,每月有 735件

相比去年同期的 440件大幅成長

—————————————————————

可能去那邊不只要處理人、牛羊的事

還時不時有鱷魚、毒蛇和袋鼠等要面對

對在紐西蘭安逸長大的人來說,會嚇到吃手手




5. 商委會再次槓上食品供應巨頭的壟斷行為

Commerce Commission to take Foodstuffs North Island and Gilmours to court alleging cartel conduct. - Stuff

商委會指控北島的 Foodstuffs與其旗下的 Gilmours批發其涉及壟斷行為

此案依《商業法》第30條與《食品零售競爭法》

兩者曾與一間全國性的食品供應商簽訂協議

限制該供應商能直接向一位餐飲業客戶供貨

當他們發現該供應商與客戶開始直接交易後

疑似說服供應商"改回透過自己"去進行交易

從而擋下供應商與該餐飲業者之間的競爭通路


商委會委員們認為這種行為構成壟斷,財務部長也是正面回應

「由受影響的業者主動向商務委員會檢舉這類壟斷行為,這是令人鼓舞的事」

「能看到商委會提起訴訟,說明他們重視市場公平」

「紐西蘭禁止壟斷行為,但這類案件難以舉證,因此需要有業者站出來」


此外,商委會也將針對 GICA法條下的另一案

指控兩者阻礙供應商向客戶供貨,未善意對待

這類行為可能違反了《食品供應準則》


「食品供應準則的制定,是為了改善大型超市與供應商之間的權力不對等情況」


北島 Foodstuffs North Island回應

公司致力於遵守法規

並會在調查過程中完全配合商委會的要求

「本案進入司法程序,我們目前不宜進一步評論」

—————————————————————




6. 皇后鎮惡質房東案,現有租客親身分享

Illegal boarding house tenants told to hide from housing inspectors. - RNZ

兩週前報導的皇后鎮非法租屋案,現有追蹤報導

有匿名房客受訪,房東曾指示他們幫忙躲避稽查


這名於2023年曾短暫居住的3個月的受訪者表示

自己與另一名朋友共用庭院中倉庫改建的小房間

儲藏間改成臥室,有微波爐、沙發和兩個小房間


「我和朋友住一間,另一間住一位斯里蘭卡男子」


因為倉庫裡沒有浴室,所以風雨無阻的來回使用主屋的廁所跟洗衣機

而這樣的居住環境,在當時收取每週 $440


後來隨著 MBIE的調查開始

房東多次傳簡訊要求他待在室內或乾脆離開房屋

根據被揭露的簡訊,可看到房東去要求應付檢查


「把冰箱裡的食物移走、把床拆掉、衣服裝進塑膠袋等」


房東還裝了攝影機監控 MBIE有沒有來

並同步傳簡訊說「現在不要出來,等我通知」


「感覺我們好像是做錯事的人」


當房東得知遭調查時,立刻要求五名租客隔天搬走

還經常主動聯絡租客,施壓簽署「自願居住聲明書」

雖然MBIE有嘗試聯繫,但因擔心失去住宿而未回應

由於當時才剛到紐西蘭,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剝削


「我不知道實際的規定,而且當時真的很難找到住宿」

「所以當時才想『可能紐西蘭就是這樣吧』,事後才知道被凹了」


MBIE租賃合規與調查小組表示

雖然此案金額不是該部門歷來最大罰金

但考量到受害租客眾多與違規程度重大

此判決仍具代表性

目前退還給租客的具體金額尚在核算中

呼籲曾居住在該屋的民眾與 MBIE聯繫

以利返還應得租金


租屋團體 Renters United批評

該案顯現出政府機關未能有效地去制裁違法房東

簡單試算,這位房東從租客那裡非法收租近 5年

罰金平均每週也才 $450,租金賺的遠比罰款還多

像皇后鎮這種住房危機地區,有更多無良房東剝削


「五年才有處分,這對國際形象是場災難,尤其還發生在觀光首都」

「這種行為不應僅受"象徵性"罰款,而應永久禁止當房東」


如果沒有真正嚴厲的懲處,會繼續看到這種房東膽大妄為、視法規如無物

—————————————————————

從獲利與賠償角度去看,那個風報比其實很划算

如果以"商人"的觀點,今日就算將刑罰開到天價

只要還是有利可途,相信就是會有人去鑽露洞

因為對於想賺錢而撇除任何道德枷鎖的商人來說

唯一能阻止的辦法就是,這樣東西沒錢可賺了

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挺而走險、貪贓枉法的事

可惜的是,房屋相關在這可以說是非常大的餅

即便出台任何有效政策,也很長遠去看才能驗證





本週重大車禍新聞彙整

Fatal crash at Matakana closes road

One person dead after Manawatū crash

One dead after two-vehicle crash in Horowhenua

One dead after crash involving truck and car near Ōtaki

Two die after crashes near Palmerston North and Dunedin

SH1 closed by crash near Moeraki, one dead in Canterbury

Around 10 cows killed after vehicle crashes into herd outside Palmerston North

Section of SH6 re-opens after fatal Marlborough crash brings down power lines

One dead after serious crash downs powerlines, closes major Marlborough highway

天啊…這週也太多魂斷路上了吧



實事分享或閒話家常

繼上週提起看書的話題後,想起曾與人討論過


「看書看得多,也不見得比較聰明,賺比較多錢」

關於這點,我其實是認同的


想想現今環境裡,我們每天攝入大量的訊息

接收後去過濾與篩選,能寫入腦中還有多少

而閱讀大量文字後去思考與內化更是所剩無幾

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容量上限

再加上中文這門語言的特性

能夠看著句子去抓重點詞看,再用慣性去填補空白

這個習慣下,就會用掃描的快速閱讀

容易能夠看得很多,但真能思考的時間並沒跟上

以我自己為例,就得花時間學著慢下來、想一下


如果讀得是故事小說,那種代入感極強的書

可能就沒有上述的情況,但同時也是很好的借鏡

因為過程中,自己就陷入到書中的角色、情境裡

而這就是進入到作者的視角,感受作者的思維


有句俗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只有輸入、內化,但無輸出,當然會覺得派不用場

不過許多時候是,自己有什麼環境能派上用場啊?

個人目前的體會,是對書中的內容產生"共鳴"

而不是找應用場景去試,因為已有過類似的經驗

如果無法從記憶中搜尋到類似的場景或情況

才會用模擬情況,去試著吸取作者的經驗

等未來有機會再去驗證或嘗試


所以目前對於閱讀如何幫助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並不是來自於教自己怎麼做,照著書上做

而是透過閱讀發現自己的不足,或錯誤的認知

對事物的看法,能有更加廣泛的思考

避免陷入自我認為的"獨特觀點,"裝聰明"的思維裡


當瘋子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瘋子的那一刻起

或許,就沒有那麼瘋了

—————————————————————

昨晚看了一些清邁的介紹影片後,就好迫不期待啊

雖然自己因為喜歡滑雪而喜歡冬天

但偶爾也是會想念一下那個溫暖的日落海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0/20 ~ 10/26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9/8 ~ 9/14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9/15 ~ 9/21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