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 7/6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1. Fuel tax, parental leave and childcare costs: What you need to know as Government's changes kick in. - Newshub

本週一開始,幾項新政策上路或是舊政策被廢除

首先,廢除2018年頒佈的奧克蘭地區燃油稅

此舉將為廣大的奧克蘭駕駛省下11.5分錢/升

AA也呼籲駕駛要注意"加油站"有確實的降價

其二,就是購房的「明線」時效性被被縮減

只有在購房的兩年內賣出,才會另外課稅

部份符合育兒津貼的家庭,最高退稅達25%

產假的津貼每週增加$40,最大上限達$754

再來就是回復收取,開立處方箋的五元費用

但14歲以下與65歲以上的民眾,仍維持免費

各經濟學者們都表示,非常樂見政府透過用

「不刺激通膨的補助方式,去減緩民生負擔」

但也提醒這些舉措並不會扭轉當前低迷的經濟

而且當前的通膨,依然是目標通膨的兩倍之多

還有一項正在計劃時間與製定內容的政策是

於各城市推出,收取「塞車費」(擁堵費) 

Ditch - 廢除 (俚語) v.

Play ball with - 合作; 遵守 (俚語) v.

Inflationary - 通貨膨漲的 a.

到時候塞車費上路,算不算又變相的加錢了

前陣子國際油價回跌時,除了少數地區外

大多數地區的油價,感覺也沒有少多少

但上漲時,絕對是即時連動一同向上😒

—————————————————————


2. Goodbye from Newshub. - Newshub

陪伴過許多人晚餐時段的 Newshub下台一鞠躬

自1989年來,最早御三家之一新聞媒體 

當時還是「國家第三台新聞」,後改為 Newshub

最後一週的節目在主播之一的 派翠克‧ 高爾說出

「這可是最屌的Newshub」中,正式走入歷史

有句格言道,「新聞是歷史的初稿」

這是為什麼我們曾在這裡述說歷史

有些事情造成了傷害,像是自然災害或恐怖攻擊

有些則讓我們感到自豪,如橄欖球世界盃的勝利

有些新聞因我們的調查與發起活動而拯救了生命

還有報過大大小小的選舉、戰爭、皇室的生與死

當然也有一些很蠢的新聞,像河馬可能會飛😂

我們的新聞總是努力地讓民眾能更貼近真實

這需要勇氣、決心與承擔風險

也造就了這一路走來充滿樂趣

我們很榮幸曾在這提供過資訊與娛樂給大家

帶著大家去從未到過的地方

可能有時讓人生氣,有時又叫人不自覺的發笑

最重要的是,能更了解這個美麗的小國與世界

我們常以,「今天就這樣」做結尾

這次可是「永遠都這樣」來做道別了💋

Adage - 諺語; 格言 n.

Privilege - 特權(一般),但這裡指特別恩典-榮幸 n.

Entertain - 娛樂; 款待 v.

可以點進新聞裡,看看最後的8分鐘新聞回顧剪輯

—————————————————————


3. Teenager has teeth knocked out in 'unprovoked' attack on Auckland bus. - Newshub

每月的公車攻擊事件:少年在奧克蘭搭車被打掉牙

本月的公車攻擊事件,發生在上週五的早上九點多

一名16歲少年從 Howick 搭車前往奧克蘭市中心

據目擊者稱,途中一名婦女用鐵棍攻擊該名少年

少年當時嘴與臉上都是血,而且害怕到發抖

一名75歲的阿伯勇敢上前阻止該婦女

「我左手繞住她的脖子,右手拿手機敲她」

「我同時大聲呼喊其它人幫忙,但無人上前」

「好險少年一同奮力拼搏,搶下手中的鐵棍」

最後公車按表停靠 Panmure車站,並打開車門

該婦女立馬下車,倉皇逃離,消失地無影無蹤

警方表示,這是起無端的攻擊,案件尚在調查中

少年被敲掉三顆牙,兩顆斷掉的牙齒

「我們理解社區的恐懼與擔憂,會追查到此人」

Unprovoked - 無端的 a.

Alighted - 下車了 v.

Prise - 強行分離 v. (英式英語,美語為 Pry)

現在已經不是大眾運輸完不完善的問題

而是誰會想要賭那個搭個車都會被扁的機率

上次樂透大頭獎的中獎人數

可能都還沒比過去一年在公車上(站)被打的人多

環保極端份子有沒有考慮組織去巡邏公車啊

可能會比坐在馬路上,更能感動民眾減少開車

—————————————————————


4. Contact strikes deal with Tesla to build battery in South Auckland. - Newshub

本土電力公司與特斯拉結盟,興建電池工廠

據電力巨頭 Contact交給證交所的聲明文件

將在奧克蘭南部鄉村地區 Glenbrook

蓋一座100MW規模電網儲存電池工廠

該點不只靠近鋼鐵廠,還有 Transpower的連接點

合作的特斯拉將提供 Megapack 2 XL電池儲能

還會為該系統提供長期的維護與保養作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產能會擴大至130MW的規模

「該項目為公司與市場帶來靈活的再生電力」

「電池能在日內或週內支持太陽能與風電」

「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最終走向低碳」

目前施工計劃已開始進行,預計2026年時啟用

—————————————————————


5. Hoodie-clad man handled umbrella like hunting rifle. - Crux

烏龍一場:雨傘被當成長槍而出動武裝警察

週三下午兩點半剛過,皇后鎮警察接獲通報

一身著全黑的帽T男子,拉起帽子看不到臉

手拿疑似長槍的物品,在路上到處指著路人

武裝警察隨即出動,朝民眾指認的方向前往

還封鎖皇后鎮花園,民眾不明所以被趕出去

後來警察經監視器確認,男子手拿的是雨傘

最後找到該男子時,也坐實了確認是如此😂

在短暫與男子交談他的行為後,就放他離開

據警方表示,該男子很後悔自己的無聊行為

Remorse - 悔恨 n.

Botanical - 植物 n.

Swarm - 湧入 v.

好奇怎麼把雨傘當成槍,還被人報警,對吧?

可以看看監視器畫面 吃飽太閒的無聊男子

—————————————————————


6. Taiwan: Assailants in Auckland assault must be found. - Stuff

台灣:必須找到奧克蘭襲擊案的襲擊者

來自讀者投搞,由"谷哥"翻譯,本人負責校對(長文)


台灣駐紐西蘭代表表示

兩名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在奧克蘭遭遇襲擊“令人震驚”

呼籲當局必須查明此人責任


Stuff 提供的影片顯示,邢鉴 (Jian Xing新聞的翻譯)

拍攝他的朋友兼抗議同伴莊邁克爾(Michael Zhuang)

當時邁克爾舉著台灣國旗

走入聚集在李克強下榻酒店外歡迎的人群裡


影片中,邁克爾用普通話說著

「台灣、香港、西藏、維吾爾人和中國的自由和獨立」

「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死」

邁克爾告訴 Stuff新聞

「鑑於習近平有大量侵犯人權、種族滅絕等記錄,不認為這一聲明具有挑釁性」

「但這可能對親共人群構成挑釁」

他還呼籲「結束中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


隨後,一名男子對他大喊:「你到底在做什麼?」(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邁克爾說出「別碰我」時,其他人也開始拍攝


邢鉴拍下了一個人試圖從莊身上奪走旗幟的過程

邁克爾舉起雙臂,擋開越來越多的人

但人群開始咄咄逼人地接近並粗暴地對待他


接著,邢鉴的手機被撞到了地上

不過攝影機繼續記錄著他被踢的聲音和影像


台灣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表示

「令人震驚的是,中國活動人士僅僅因為舉著台灣國旗並倡導西藏、香港、維吾爾人和中國人權,卻在紐西蘭土地上遭公開毆打」

「這起事件讓人想起2022年曼徹斯特針對民主抗議者的暴力事件」

「這兩起案件都對公開反對中國政府暴行,持不同政見者都遭受了類似令人不安的暴力襲擊」

「因此,地方當局應該關注攻擊者的身份,並釐清他們是否是外國政府支持的海外代理人」

「確保紐西蘭社會的安全和自由不被損害或滲透非常重要」

「任何人都不應該僅僅因為捍衛人權和民主而受到恐嚇或攻擊」


邢鉴希望將這段影片公開,作為鎮壓反共聲音的例子


他認為,攻擊事件的發生是因為中共支持者

反對總理訪問期間展示台灣國旗

北京將台灣視為中國的領土

而台灣的民主政府則敦促其人民

「不要受到中共的威脅或恐嚇」


邢鉴說,警方要求他就這起攻擊事件發表正式聲明

這次攻擊導致他的手受傷,腿部被踢的疼痛


中國大使館批評Stuff對外國干涉內政的調查

中國大使館警告,如果外國干涉內政的"說法"繼續下去

「紐西蘭的利益可能會"受到損害"」


台灣代表也公開對此表示

「允許記者自由調查任何感興趣的主題,並公佈調查結果以提高公眾意識非常重要」

「當涉及到外國干涉內政、間諜活動和安全時尤其重要」

「新聞媒體是真理的探索者,應該受到珍惜和讚揚,而不是受到威脅」


中國大使館、中國大使和奧克蘭總領事館沒有回應 Stuff 就大使館聲明或襲擊事件發表評論的請求


The fourth estate - 詞源18世紀歐洲,意指新聞媒體,第四個重要的社會力量

第一為教會,第二為貴族,第三為平民

Provocative - 挑釁的 a.

Regime - 政權 n.

Manhandle - 粗暴地對待 v.

—————————————————————




結語與實事分享

有段時間沒寫讀者投稿的新聞

(因為也不是每則收到都會寫)

對這則新聞,擔心自己的翻譯

不一定能精準地表達原文內容

所以請出了谷哥大大來幫忙翻


之所以會顧慮這點

因曾有讀者的回饋

讀著自己"翻譯"的"紐西蘭"新聞週報

就能夠讀出我的政治光譜


唉? 不是紐西蘭的政黨,而是台灣的藍綠😂


這很玄,真的很玄


其實個人是不太在乎這種事

自己雖不是記者或是作者

但還是盡可能忠於客觀的事實

去呈現原文內容

所以這種時候就得用必要的方法去達成


不過說認真的,住紐西蘭的讀者

通常對政治相關新聞沒什麼熱度

(不然就是沒表現出來,至少看每篇的瀏覽數是如此)

但如果是樂透頭獎或民生(超市)相關

倒是興致勃勃


可能是因通膨大爆後,都生活不易

不是有個發財夢,就是能省則省吧


所以我說誰能不能讀一下週報

幫我看看我什麼時候能發財啊



如果喜歡看每週週報的話

登入谷哥訂閱 Email通知

或轉發與分享網誌的連結

您的支持是我堅持的動力

—————————————————————



圖片攝自於 Mt Earnslaw週邊出群的"雲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0/20 ~ 10/26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9/8 ~ 9/14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

9/15 ~ 9/21 紐西蘭相關新聞週報